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论主体自身的信息建构

论主体自身的信息建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解释学家从叙事维度,认为主体自身的建构来自于叙事过程。但是在主体自身叙事这条进路中存在着若干限制,需要其他路径进行补充。现象学家试图解决主体自身叙事的实在性和同一性问题,从体验维度进行补充,认为一个主体自身将其生活体验为一个故事。由于他们对主体自身的认识依然禁锢在传统“存在”概念的基础上,使得他们对主体自身建构的探讨仅仅停留于单极化的主观意向构造的维度。从信息维度,我们不仅能打破传统束缚,而且可以从不同信息形态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多级中介和多维综合的建构活动中对主体自身建构进行系统解读,从而实现对主体自身信息建构的合理性阐释。
【关键词】自身; 叙事维度; 体验维度; 信息维度
引言:

【引言】自从伟大的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以后,随着近代认识论转向,主体性得到张扬。但是,“自身”作为主体向自己的显现,却依然羞涩地躲藏在“主体”身后,在“自身”学说和“无自身”学说的交相冲突中若隐若现。一些无自身论者从神经学的角度,认为自身只是大脑中不同子系统与模块的交互作用创造出的幻觉。另一些人从社会建构的角度,认为自身概念的提出具有相当有限的历史相关性,它产生于欧洲中心主义的发明。还有一些无自身论者则认为自身对于意识来说只是一种熟识、一种匿名的心理事件。对于他们来说,自身概念的设定只是为了支撑一个统一化、综合化和个体化的心理世界,生物有机体的存在并不表示一个自身的存在。很显然,无自身论者始终束缚于一种相当传统的自身定义之上,一直把自身看作一种神秘不变的本质,把它作为一种能够独自存在具体化的实体。据此形成他们批判“自身”及其存在的起点和依据。

作者:
李东东;邬焜;赵媛媛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务部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