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历史性”与“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历史哲学

“历史性”与“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历史哲学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海德格尔在此在生存的基础上探寻历史,把历史现象提升为“历史性”,其因奠基于存在论意义上的时间性而具有生存论———存在论的意义。本真的历史性是“命运—遗业—天命”的统一体,非本真的历史性则是对其生存论源头的“遗忘”。历史学因奠基于历史性而成为此在在世的存在方式。由于此在的生存本身是时间性、历史性的,海德格尔的历史性思想就是一种历史主义,但它因奠基于生存论—存在论基础之上而提升为一种新型的历史主义,即“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由此形成了一种以“历史性”和“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为标志的生存论—存在论的思辨历史哲学。
【关键词】历史性; 时间性; 重演; 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
引言:

【引言】历史,是我们人类的栖身之地,也是我们认识自身的途径。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历史现象,神话和史诗就是历史的最初形式,因为人们想知道自身是如何成为当前这个样子的。自近代以来,两种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方式,即科学化的历史学和哲学化的历史哲学,在西方学术界逐渐产生了分野。对于历史哲学,更准确地说,对于思辨的历史哲学而言,基础性的历史观念的变迁构成了其发展的主因: 传统的思辨历史哲学探寻历史的本质和意义,即从根本上探寻历史是什么; 海德格尔( M. Heidegger) 的生存论———存在论的历史哲学则认为传统的“历史是什么”的提问方式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历史本身就是此在的历史,而此在的存在本身是时间性、历史性的,因而此在的历史本身的根本意义不在于将其还原为某种本质,而在于其本身的“历史性”( Geschichtlichkeit) 。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存在论以时间性为基础来追问存在及其意义,而历史性作为体现于人类历史之中的时间性,本身也就成为了追问存在及其意义的基础。由此,历史哲学在海德格尔这里实现了生存论———存在论转向。

作者:
李永刚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