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基于城乡视角的我国人口健康不平等及改进路径研究

基于城乡视角的我国人口健康不平等及改进路径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运用调查数据分析了经济转型期我国人口健康水平的城乡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分布不平等,在城乡之间以及城乡不同的社会经济区域内,人均期望寿命、婴幼儿死亡率、儿童和青少年身体质量指数、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等主要人口健康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应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注重大众健康教育等途径来缩小健康不平等,提高整体人口健康水平。
【关键词】人口健康; 健康不平等; 健康水平; 城乡差异
引言:

【引言】健康是人类发展、人类福祉的一个重要维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国民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有着强大的工具性价值。实践及研究表明,健康的平等性问题始终是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改革开放30 余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得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全体人口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由1981 年的67. 9 岁增加到2010 年的74. 8 岁,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69. 6 岁) 。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分别由1991 年的33. 1‰,50. 2‰,61. 0‰,80. 0 /10 万下降到2011 年的7. 8‰,12. 1‰,15. 6‰,26. 1 /10 万[1]( P238 - 356) 。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指数明显提高,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取得了重大成绩。根据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评定,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提高最快的国家,由1990 年的第105 位上升至2007 年的第81位,跻身于世界中等发展国家水平行列[2]( P6) 。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城乡、地区和阶层差异,人口健康指标的改善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我们不仅要关注整体人口的健康状况( health status) ,而且要高度重视人口健康的平等性问题( equality in health) 。

作者:
刘慧侠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