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健康是人类发展、人类福祉的一个重要维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国民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有着强大的工具性价值。实践及研究表明,健康的平等性问题始终是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改革开放30 余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得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全体人口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由1981 年的67. 9 岁增加到2010 年的74. 8 岁,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69. 6 岁) 。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分别由1991 年的33. 1‰,50. 2‰,61. 0‰,80. 0 /10 万下降到2011 年的7. 8‰,12. 1‰,15. 6‰,26. 1 /10 万[1]( P238 - 356) 。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指数明显提高,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取得了重大成绩。根据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评定,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提高最快的国家,由1990 年的第105 位上升至2007 年的第81位,跻身于世界中等发展国家水平行列[2]( P6) 。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城乡、地区和阶层差异,人口健康指标的改善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我们不仅要关注整体人口的健康状况( health status) ,而且要高度重视人口健康的平等性问题( equality in health) 。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