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道家哲学的人性论

道家哲学的人性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Shenzhen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ies & Social S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人的问题在道家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道家认为,原始的自然人是道自然产生的人,是保持道的本性的人,所以人本性自然。但现实中的人已经远离自然了,认识人的自然本性只能通过两条途径:一是研究保持人的本性的圣人、真人;二是通过“婴儿”去认识。按道家哲学,自然产生的人,在其生存的过程中,一再以人为去改变自己的自然本性,同时又以人为去改变其他事物的自然本性。结果,不仅人离道越来越远了,世界也离道越来越远了,人和世界越来越失去自身的本性,这是人性堕落产生的恶果。指出人远离本性,是为了实现人性的复归,即实现“人与天一”。人成长的过程不免失道,但如果能真心修道习道,也能成为一个悟道得道的人,使在人身上失去的道重新回到人身上。如果个人通过“复归”的方法能回归大道,那么人类社会和世界也是可能回归大道的。
【关键词】道家;人性;失道;复归
引言:

【引言】在道家哲学中,人的问题占有突出的地位。道家哲学认为道、天、地、人是域中的四大,特别突出“人居其一焉。”道家哲学中所说的“人”,有时指自然的人,有时指违背自然的人,有时指通常意义的人,有时指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老庄很重视讲“圣人之道”。对理想的人,除“圣人”外,还用了“真人”、“至人”、“神人”、“全人”、“天人”等诸多概念。可见其关于人的理论,重点是论述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作者:
张尚仁
作者单位:
广东行政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