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求是学刊 > 批判恩斯特·布洛赫的“马克思主义”乌托邦

批判恩斯特·布洛赫的“马克思主义”乌托邦

求是学刊
Seeking Truth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乌托邦社会的物质产品最大化必然要无限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和能源,然而资源是有限的,对能源的无尽开采又会产生无法消除的污染,这些都会加速人类和地球的毁灭,因而恩斯特·布洛赫式的乌托邦是不可能的。与布洛赫勾勒的"积极闲暇的人间天堂"相反,人类自古就已达到了人性可能达到的高度,人性从来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关键词】 乌托邦; 合需要性; 批判;
【基金】 湘潭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项目编号:0509004
引言:

【引言】乌托邦的首要条件是物质的极大丰富, 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其次是享用丰富物质的悠闲。乌托邦形式上的本质就是闲暇, 既然闲暇就是正式摆脱了获取需要( 或一般愿望实现) 的辛劳, 因而它只有在舒适和确保生活资料以及最不麻烦地获得它们时才能存在。高度发达的技术能够满足这两点———物质丰富与不劳而获, 在许多地方它已经开始加强行动了: 首先通过“自然重建”或“地球重建”大量开采迄今被有限利用的自然财富, 或者人为地补充自然资源的不足; 其次是使过去耗费人们精力和时间的劳动过程机械化、自动化。这二者某种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因为迄今对吝啬的自然财富的“开采”只有通过机械的大量帮助以及同时由此产生的人的劳累的解除才可能获得。科学技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然发展壮大, 它们的过去进程和现在状况预示着更大的进步实质上是确定的

作者:
汉斯·约纳斯;方秋明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