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多样性双及物语义类型的功能语义视角研究

多样性双及物语义类型的功能语义视角研究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从功能语义视角看,双及物过程类型多样,涵盖了物质、心理、言语、行为和关系过程,双及物语义角色表现为具有原型性特征的宏观语义角色。从宏观角度上看,双及物性的典型性语义特征阐明了作为表达层面的双及物小句缘何语义类型多样。研究表明: 功能语义视角是阐释双及物形义关系的一个有效方法。
【关键词】双及物; 功能语义视角; 多样性
引言:

【引言】近年来,学界基于各种理论框架、从不同视角对双及物小句( 或曰双宾句,形式: “S + V + Oi: NP +Od: NP”; 句式义:“施动者实施某种行为使受动者‘拥有’客体”) 进行了深入系统探究。其中,语义研究成果斐然,如Quirk et al. 依据句法成分语义关系对双及物小句的分类[1]、Pinker 和Mukherjee 基于双及物动词的语义分类[2 - 3]、徐盛桓、刘利民、石毓智、丁建新和田朝霞等根据不同语义维度对双及物事件的分类[4 - 8]、Goldberg 从“构式—动词互动”角度以及严辰松基于转喻对双及物语义引申的论证[9 - 10]。语义研究聚焦双及物语义分类和语义拓展,围绕双及物小句的形义关系进行阐释,但过分关注该类小句的局部语义特征,缺乏对整个语言系统的关照,在解释的普遍性、充分性和概括性上还有待提升。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是一个意义系统,伴随这个系统的是体现意义的语言形式,形式是表达意义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这种“语义驱动”语法理论提出词汇语法是表达和创造意义的资源,是语言作为“意义潜势”的一个子系统。该理论的功能语义观主张作为社会符号系统的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大元功能是重合一起的语义成分,它们既单独作用,又相互牵制和补充[11 - 12]。本文基于过程类型和语义角色,对双及物性进行语义分析,揭示双及物小句的经验意义潜势,在此基础上,对双及物性典型性语义特征进行深入剖析,从宏观层面论证双及物小句语义类型多样性的功能语义动因。本文希望为双及物形义关系提供一个功能语义研究视角。

作者:
张跃伟;陈明芳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