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明清回族经堂教育活动刍议

明清回族经堂教育活动刍议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 要】回族经堂教育发端于明代晚期,勃兴于清代。明清时期的回族经堂教育具有拜师入寺程序严格、教育管理活动刚柔相济、习经生活节奏单一等特点。该时期的经堂教育活动培养出了大批经师学者、提高了回族人民的文化道德水平、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增强了回族群体意识,但也带有与时代文化、科技等相脱节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明清时期;回族;经堂教育;教育活动

引言:

【引言】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也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有着自己悠久灿烂的教育历史,也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形式。经堂教育是伊斯兰教教育制度与中国传统私塾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指在清真寺里,由开学阿訇招收穆斯林子弟,学习伊斯兰经典,传授伊斯兰教教义、教法等基本宗教知识,培养宗教接班人和穆斯林专门人才的特殊教育制度。[1]经堂教育对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的价值观、人生观乃至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无论是研究回族教育的历史还是现状,都不能回避经堂教育,都不能不研究经堂教育。

作者:
刘京京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