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求是学刊 > 良心和启蒙:真善判断权问题

良心和启蒙:真善判断权问题

求是学刊
Seeking Truth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如果我们追踪近代欧洲思想界的两种主流情感——反教皇主义权威情感和个性自由情感,就会发现启蒙运动的一个核心概念"良心"。良心问题归根结底是真和善的判断权问题。它最初是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对抗教皇主义者的有力武器,通过宗教改革而在整个欧洲思想界传播。笛卡尔把良心转化为"我思"(思维主体),当做认识的出发点和基础。在卢梭的思想中,良心成了善恶判断的最高权威,作为人的生存出发点,良心是不可剥夺的,因此在良心基础上给出的判断选择乃是天赋人权。整个欧洲的启蒙运动归根到底便是揭示并宣扬这个良心的运动,是使每一个人都回归自己的良心的运动。
【关键词】 良心; 启蒙; 路德; 笛卡尔; 卢梭;
引言:

【引言】启蒙运动对西方近代社会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基础性的。J. M. Roberts 是这样评论这段历史的: “启蒙所鼓吹的是这样一种理想, 即一般意义上的批判思维。从此, 拥有自主性, 理性,持续性和普遍性的批判精神就被确立了下来; 于是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这里提到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指的是什么呢? 人们往往认为, 批判性就是用一种新思想来改变人们的旧思想。其实, 用一种想法来代替另一种想法充其量不过是进行教化而已, 其中没有批判思维, 也无须批判精神。教化不是启蒙。

作者:
谢文郁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犹太教和跨宗教研究中心 山东济南250022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