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蔬菜价格时间序列的分解与分析—基于北京市2002-2012 年数据

蔬菜价格时间序列的分解与分析—基于北京市2002-2012 年数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基于北京市2002-2012 年的蔬菜价格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解和H-P 滤波技术,将蔬菜价格分解为季节性波动、随机性波动、周期性波动和长期趋势4 部分,并测算各波动成分对蔬菜价格波动的贡献率。结果发现,季节性因子特征显著,是影响蔬菜价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平均贡献率为62. 3%; 2002-2012 年划分为6个周期,周期的时间跨度和波动幅度均有变大的趋势,周期性波动对蔬菜价格变化的贡献率为23. 6%; 突发和异常事件是引起蔬菜价格随机性波动的主要诱因,随机性波动对蔬菜价格变化的贡献率为14. 1%; 蔬菜价格长期趋势由持续上行转为波动上行,可分为升幅较缓、升速加快和波动上行3 个阶段。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完善蔬菜产业链条监测,强化信息流对物流引导作用的发挥; 开展蔬菜市场预警建设,降低突发事件引起的随机性波动对市场的影响; 自产蔬菜供应采取“见缝插针”的策略,在突发事件时起到平抑市场价格波动的作用等。
【关键词】蔬菜价格; 时间序列分解; 价格波动; 农产品价格; 贡献率
引言:

【引言】蔬菜供应安全和价格稳定关乎民生,近年来蔬菜价格波动明显,2009-2010 年连续2 年蔬菜价格同比增幅均在20%以上,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对于蔬菜市场的关注和研究开始增多。中央和各级政府为应对蔬菜以及农产品市场稳定采取了一些措施,2009 年、2010 年、2012 和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 2010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由此全国各省市陆续出台了具体落实办法, 2012 年北京市政府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保障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意见》,揭开了北京市第二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序幕。近年来关于蔬菜价格的研究也比较多,从不同层面得到了一些结论,在蔬菜价格传导关系上,王川等利用北京和河北的产销关系,分析认为当前蔬菜市场仍是以销定产的格局,北京销地市场的引导作用非常明显[1]; 赵安平等分析了批发与零售市场蔬菜之间的传导关系,认为在蔬菜批零价格形成中批发商占主导地位[2]; 赵翠萍实证分析了城乡之间蔬菜价格的联动性,城市蔬菜价格存在较强的自我稳定性,城乡蔬菜价格影响速度呈现非均衡性[3]。对蔬菜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罗超平等认为,蔬菜价格仅受到GDP 增长率的冲击较为明显,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滞后性,蔬菜价格形成机制不畅[4]; 赵安平等认为,油价已经成为影响北京市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油价上涨1 元/L,菠菜价格上升0. 37 元/kg; 未来石油价格将是影响蔬菜从产地到批发市场流通成本的主要因素[5]。也有研究者对蔬菜市场开展预警研究,围绕蔬菜供应安全、市场平稳运行和保护蔬菜生产的目标,设定了3 类预警指标[6]。蔬菜作为商品,价格波动首先受到一般供需关系的影响,同时,蔬菜作为鲜活农产品,具有不易存储的特点,容易受到季节、天气、短期供需不平衡、突发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特有的规律性价格波动。本文分析蔬菜价格历史数据,结合历年蔬菜市场运行的常态和特殊时期,对蔬菜价格进行分解,以期能找到蔬菜市场价格波动的一般规律。

作者:
赵安平
作者单位:
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