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唐德宗与蜀道

唐德宗与蜀道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唐德宗出奔梁州( 今陕西汉中市) ,是继唐玄宗之后第二次皇帝履栈。也是大唐王朝第二次成功地利用蜀道和西南后方基地,转危为安,保住了政权,创造了中国大一统王朝政治的奇迹。唐德宗由艰险的傥骆道出奔梁州,度过三个月的危局后,唐德宗由汉中经由褒斜道( 兴州、凤州、散关道) 返回长安时,将“梁州”升格为“兴元府”,强化了蜀道线作为大唐文明轴心地带长安( 京兆府) ———汉中( 兴元府) ———成都( 成都府) 之间的战略地位。
【关键词】唐德宗; 傥骆道; 褒斜道; 梁州; 兴元府
引言:

【引言】唐德宗出奔梁州,是安史之乱后中央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地方藩镇割据、离心离德,中央与地方矛盾冲突的结果。翰林学士陆贽早就预见到内变将生于关中长安,他对德宗曾论及关中形势时说: “王者蓄威以昭德,偏废则危; 居重以驭轻,倒持则悖。王畿者,四方之本也。太宗列置府兵,分隶禁卫,大凡诸府八百余所,而在关中者殆五百焉。举天下不敌关中,则居重驭轻之意明矣。承平渐久,武备浸微,虽府卫具存而卒乘罕习。故禄山窃倒持之柄,乘外重之资,一举滔天,两京失守。尚赖西边有兵,诸牧有马,每州有粮,故肃宗得以中兴。乾元之后,继有外虞,悉师东讨,边备既弛,禁戎亦空,吐蕃乘虚,深入为寇,故先皇帝莫与为御,避之东游。是皆失居重驭轻之权,忘深根固柢之虑。内寇则殽、函失险,外侵则汧、渭为戎。于斯之时,虽有四方之师,宁救一朝之患,陛下追想及此,岂不为之寒心哉!”[1]7348 - 7349陆贽全面地分析了关中形势由内重外轻到外重内轻的转变过程及惨痛教训,其见解是敏锐而深刻的,对变乱生于胕腋的预警是大胆而准确的,可惜唐德宗未能采纳他的观点,导致了“泾师之变”与出奔梁州的悲剧。唐德宗即位后,力图削藩。建中二年( 781) 正月,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子李惟岳向朝廷请求袭其父位,魏博节度使田悦亦代为之请。德宗坚决拒绝。李、田遂联合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起兵反唐。七月李正己死,八月子李纳亦请袭父位,德宗不允,李纳遂反。战事日益扩大。建中四年﹙ 783 ﹚正月,割据淮西( 今河南汝南) 的节度使李希烈叛,德宗派哥舒曜为汝州节度使,率凤翔、奉天等关中兵一万余人讨伐,李希烈将兵三万围哥舒曜于襄城( 今河南襄城) 。德宗又派泾原( 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北) 兵去解围。时泾原节度使朱泚因其弟朱滔谋反而被软禁于京城。泾原兵路过长安时,因赏赐不周,挟持节度使姚令言哗变。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叛军推举朱泚为首领,史称泾原之变。朱泚率军攻奉天,未下。面对险恶的形势和奉天艰难的处境,唐德宗于建中四年底决定次年改年号为兴元。兴元元年春正月癸酉朔,德宗在奉天行宫下罪己诏说: “立政兴化,必在推诚; 忘己济人,不吝改过。”[2]48于是,大赦天下,同时派朝臣宣谕诸道,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作者:
梁中效
作者单位:
陕西理工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