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金庸小说描写了众多的名山,并因名山而创立了不同的江湖派别,塑造了各色人物,刻画了各种武功。就金庸小说中描写的陕西名山而言,主要是华山和终南山,与之相应,创立并描写了存在于华山的华山派和存在于终南山的全真教、古墓派。较之华山,终南山在金庸小说中的出现虽然不如华山那么普遍,只主要见于《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两部小说,并在《倚天屠龙记》略有余续,但自有它的描写特点。严家炎认为: “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决不仅止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更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的种种因素。……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实际上通过区域文化这个中间环节而起作用。”[1]27金庸对终南山的描写兼具写实性和虚构性,而无论是写实还是虚构,都体现出与终南山自然及其文化特质相符合的特点,这既表现出金庸对终南山文化特质的充分考虑与尊重,也说明终南山的文化特质对金庸描写终南山形象时产生的影响。在以往的金庸小说研究成果中,虽然不乏关于全真教、古墓派及其人物、武功等的研究,例如对杨过、小龙女、丘处机的研究,但都不是基于地域文化视域的研究。本文拟从地域文化视角探析、阐释金庸小说中的终南山形象描写与终南山文化特质之间的关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