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明代嘉靖中后期,日本武士及海盗在内地奸民的导引下,大肆劫掠中国东南沿海区域,为祸近二十年,给沿海军民带了深重的灾难。为抵御外辱,保全民生,明王朝组织了系统全面的战争,史称“抗倭战争”。在抗倭战争期间,大量东南文人参与其中,并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抗倭战争的“抗倭文学”作品。明代著名文人茅坤创作了许多反映中日战争的文学作品。茅坤,字顺甫,号鹿门,浙江归安人,唐宋派代表作家。茅坤于嘉靖十七年中进士,历任青阳丹徒广平等地。茅坤虽是文官出身,但通晓兵法。他曾在粤西佥宪任上,带五千兵马,大破瑶人乱民十七寨,返民田十余万。嘉靖三十二年,茅坤因御史陈善治举劾被罢职归乡。其年,东南地区倭寇大炽,浙江是倭寇的重灾区。茅坤自此与抗倭战争结下不解之缘。嘉靖三十二年到嘉靖三十三年,茅坤作为旁观者目睹了抗倭战争的局势。嘉靖三十三到嘉靖四十一年,茅坤受邀入胡宗宪幕府,亲自参与了抗倭战争。嘉靖四十一年之后,胡宗宪幕府解散,茅坤带着满腔的失望和悲愤,再次回到故里。在这期间,茅坤创作了大量反映抗倭战争的诗文作品。这些作品以多重视角反映了不同阶段的抗倭局势,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目前学界对茅坤的抗倭文学关注不够,一些论著及论文虽有涉及,但多将之用作佐证茅坤生平行迹的材料,并未从文学角度对其情感内容做细致的研究。本文依照茅坤与抗倭战争关系,分三个阶段考察茅坤抗倭文学创作。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