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史无前例地高歌猛进。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在发展进步的同时,相应的矛盾、冲突、悖论和困境等现实问题也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应该看到,这些年来,许多学科的发展正是直面时代问题、应对现实挑战的结果。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具有担当精神、问题意识、时代意识和前瞻意识,唯此,我们才可能迎来社会发展与学术繁荣的“双丰收”,对伦理学、经济伦理学和企业伦理学而言亦如此。反顾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应该说,全球范围的经济伦理学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研究成果卷帙浩繁,名家辈出、群星璀璨。对于一个具有几千年伦理学传统的东方大国来说,我国当代经济伦理学尽管起步较晚(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但是,同样成为全球经济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无论从研究成果、学科建设、梯队建设和原创观点来说,还是从发挥研究解剖现实、指导实践的功能来看,都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对此我们应该充分肯定,不能妄自菲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经济伦理学领域国际交流日益深化拓展,中国学界一些学者的学术观点得到国际上学者的认可和赞同,这极大地提振了我们的学术自信,并且对鼓励更多的研究者尤其是年轻人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伦理学研究事业中来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谦虚谨慎、披荆斩棘、不断创新,而不要头脑发昏、自以为是。从我国学界的研究现状看,我们还存在研究内容相对狭窄、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研究理路相对僵化、问题意识相对薄弱、原创精神相对欠缺等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在经济伦理学研究中普遍存在,在企业伦理学研究中也是如此。就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来说,唯有立足本土、面向全球并综合创新、谋求自己的学术话语权才有出路,而人云亦云、无批判地接纳中西方的既有学术思想,而不善于提出自己的原创性思想,最终只能甘落人后。问题在于,如何突破现有的研究“瓶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绝非在象牙塔里苦思冥想、“拍脑袋”就能实现的。没有胆识、勇气和功底,实现这些无异于痴人说梦。就是说,首先要对学界研究现状的是非优劣了然于心,其次有扎实的全学科的知识结构,再次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破釜沉舟、力求卓越的决心和毅力,最后具有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当代中国企业发展现状的清楚认识。做到上述这些,绝非易事。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