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言】汉口位居长江中游,处于沟通上下游的枢纽位置,每逢夏季雨水连绵之时,汉口便面临江水侵入的危险。晚明以降,在汉官员已然明了江水对汉口形成的危害,接连修筑防护堤以抵御江水泛滥,如崇祯年间袁焻所修“袁公堤”、晚清张之洞所修“张公堤”等。但是,肆虐暴涨的江水常常会突破这些防线,给汉口带来巨大灾难。近代以来,尤其是1931年的长江大水,使全国多个省份受灾严重,而汉口尤以水灾持续时间久、受灾损失大而声震国内外。当时许多报刊纷纷撰文报道和评论汉口水灾,可谓是记载这场灾难的第一手资料。目前学界对此加以系统研究者尚不多①。笔者拟通过对民国报刊有关汉口水灾报道与评论的梳理,勾勒其灾情,分析其原因,探究其影响,考察其赈济,以冀有裨于世人②。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