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求是学刊 > 新南社:文学转型的青果

新南社:文学转型的青果

求是学刊
Seeking Truth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南社解体,新南社成立。新南社有着自觉的文学转型意识,立志改造旧南社为新南社,把旧文学的南社改造成为新文学的新南社。然而由于新南社的发起人柳亚子、叶楚伧等人对南社成败做不到理性的反思,因此导致南社解体的政治一元论继续贯彻于新南社的"大政方针"之中,组织方式上也承袭了南社的同学、同乡、家人的网络特点,终致新南社一无所成,既不能持守旧文学,又赶不上新文学的步调,充其量只是一个聚集国民党官员、社会贤达的短期文化俱乐部。
【关键词】 新南社; 文学转型; 社团宗旨; 组织方式;
引言:

【引言】文学转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们在梳理文学史时, 往往对拒绝转型、转型缓慢或者转型不成功的事例重视不够, 用力不足, 甚而一言以蔽之曰: 保守落后, 跟不上时代潮流。反过来则比较重视那些激进先锋的现象, 甚而给以不恰当的评价。南社的解体和相继成立的短命的新南社就是五四前后文学转型中耐人寻味的两个范例。南社可以说是拒绝转型的典型, 而新南社则是自觉转型的典型。对前者几乎众口一词批评其落后, 对后者则大加称赞。柳亚子就说: “无论如何, 新南社对于南社, 总是后来居上的。”新南社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社团? 应如何对其评价?新南社的成立停顿对文学转型的认识有何启示作用? 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
孙之梅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