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志愿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宁波城管义工协会为个案的分析

志愿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宁波城管义工协会为个案的分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for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ocial Scie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志愿组织参与城市管理既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和复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也是志愿组织行使社会权力的重要表现。在大力倡导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宁波市城管义工协会以"政府关注、社会急需"为出发点开展形式各异的志愿活动,在城市管理和社会公众之间搭建了一座互动的桥梁,为探索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本文以宁波市城管义工协会为个案,从领导架构、组织网络、岗位设置、会员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剖析城管义工协会的运作模式,考察城管义工协会的运行成效,进而反思其蕴含的问题;最后从强化志愿者的权利意识、拓宽公共参与渠道、健全志愿组织培训机制、推进志愿组织内部建设以及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等维度提出促进志愿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构架和思路。
【关键词】 志愿组织; 公共参与; 城市管理; 政府公共政策; 宁波城管义工协会;
【基金】 2012年浙江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2JCZZ01Z)
引言:

【引言】志愿组织的兴起对于现代国家的构建意义十分重大,以志愿组织为载体的第三部门不仅是对政府、市场的有力补充,同时也是独立于政府、市场的第三方力量,发挥着监督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美国学者萨拉蒙(Lester M. Salamon)用大量数字诠释了我们正处于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之中,并且预言“这场革命对20 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于19 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1](243)。在全球公共管理变革的浪潮下,面对日益多元的社会需求,政府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不论是在政策制定还是政策执行层面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引入社会力量尤其是社会组织的力量成为一种务实而理性选择,改变公共治理中政府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多元治理的格局成为大势所趋。2005 年10 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 2012 年12 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更是指出要激活社会组织活力,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可见,志愿组织参与城市管理不仅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现代复杂社会治理的迫切需求。

作者:
詹国彬;张璐轶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公共管理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