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论社会治理的全球化境遇—读齐格蒙特·鲍曼的《被围困的社会》

论社会治理的全球化境遇—读齐格蒙特·鲍曼的《被围困的社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全球化、后工业化已经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运动,它促进了人类社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也对近代以来建立起来的这一社会治理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全球化造成了国家与民族的分离,使社会治理赖以展开的民族国家框架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在此过程中,近代民主政治所确立起来的公民身份也受到社会治理现实过程的冲击,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都不再严格地区分公民与公众。这是因为全球化使人们更为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使人的共生共在成为一个最具有根本性的主题。在人的共生共在面前,对人们做出身份区分已经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再可能。这样一来,社会治理唯一可以选择的建构方向,就是走向合作治理。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全球化; 后工业化; 合作治理;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通过服务型政府建设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12XNL003)
引言:

【引言】全球化、后工业化将把我们引进一个新的时代,我们需要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开拓新的世界,虽然我们拥有悠久的文明传统,但若指望仰赖祖先遗泽过日子,是不可能获得光明前景的。实际上,在我国,历史加予我们的,是曾经失去了工业化机遇的无尽惋惜。现在,人类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如果我们津津乐道伟大的历史辉煌,要不了多久,就会再一次痛定思痛而提出赶超他国的愿望和要求。全球化、后工业化是一次新的机遇,在此面前,无论是那些实现了工业化而跃居发达国家行列的民族,还是那些因错过了工业化机遇而处于后发展状态的地区,都被置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了,都可以平等地探索走向后工业社会的道路。当然,历史是割不断的,辉煌的文明传统会赐予我们启迪未来的智慧。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是处在嬗递演进过程中的,我们能够从历史中继承的,远比我们应当创造的更少。所以,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对于社会治理而言,我们必须接受的是一条开拓未来之旅。曾经引人骄傲的和至今令人景仰的制度、治理方式等造物,都必须经历全新的洗礼,即需要在改革的重创之下去获得新生。

作者:
张康之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