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在经济和环境的历史上,2013 年的中国同时刷新了两项纪录: 一是作为进一步膨胀的世界工厂和消费大国,其进出口总额以4. 16 万亿美元( 25. 83 万亿元人民币) 跃居世界第一,也比十年前翻了两翻; 二是频频出现的大范围强“雾霾”天气,使数亿人呼吸困难,其成因之复杂和影响之大,都远远超过当年的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这预示着中国环境的恶化到了某个临界点。在这样一幅对立的图景下,覆盖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八个学科( 哲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 的“环境问题演变与环境研究反思”小型学术研讨会,于当年12月21—22 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由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南京工业大学社会科学处、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发起此会是基于如下判断: 首先,环境问题异常复杂,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几乎所有领域,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单独进行完整的理解和解释,需要跨学科的深度交流,而交流的必要性超越了一般意义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其次,中国环境问题研究的逐步“繁荣”与其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形成了鲜明对照,需要多学科的集体反思。议题也相应地集中于两点: 一是从各学科的角度对中国三十多年来的环境问题演变状况进行概括; 二是对各学科的环境问题研究状况进行反思。作为发起者,笔者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开成“神仙会”: 参会者应该是各学科“研究真问题的真学者”; 通过实质性的交流和交锋,深化对中国的环境问题演变和环境研究状况的整体把握。当然,考虑到参会者们是在“雾霾”中乘着飞机“腾云驾雾”降临或乘坐高铁“风驰电掣”而来,他( 她) 们的确很像中国神话中的“神仙”。而现代化对普通人的“神化”或“魔化”及其伴随的资源环境代价,恰恰是也变成了“神仙”的环境问题研究者需要高度自省的内容。鉴于这次会议被多位参会者评价为“极有意义”,有必要对会议研讨状况给予综述,以供学术界分享。当然,任何综述都会有片面性,即便将17万字的会议录音整理文本全部呈现,它也不能代表全部,因为每位学者在有限时间内的发言特别是即兴发言可能是不全面的表达,而已有的表达也难以总是被准确和全面地理解。因此,虽然笔者力求避免对所有重要见解的遗漏和误读,但漏误之处难免,对此只有请参会的同仁以另外的文本来矫正和补充。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