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进入21 世纪,中非政治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中非关系快速发展。2000 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创建,2006 年《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的发布、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及“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为今后中非关系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中非正在形成以发展为核心的,互为机遇、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在中非关系日益密切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非民众对彼此的了解还很有限,在语言与文化交流上也存在不少困难。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非洲仍然是世界上他们最不熟悉的地区。走进非洲的很多中国人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文化和法律法规了解甚少,难以融入当地社会。从非洲方面看,大多数民众对中国语言文化、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历史、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状况了解甚少。即使是中非学者对彼此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了解也不够深入,往往需要借鉴国际上现成的研究成果。可以说,语言不通、缺乏多元文化视角所导致的信息不畅、交流困难是中非交流进一步深入的重要障碍之一。语言自古以来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桥梁,当前,它既是“文化软实力”的根本载体,又是“走出去,引进来”的先导和基础。语言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安全、语言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重要领域,语言战略更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武器。当前,语言及其影响下的各方面因素在对非战略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延续既有对非战略的同时,新时期应加强对非语言战略的研究。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