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后来的戴震予以批评。民国时期,对于朱熹的这一提法既有批评者,也有辨护者。胡适《戴东原的哲学》赞同戴震对于朱熹的批评,并认为朱熹理学既有提倡理性的“好的方面”,又有要求“存天理、灭人欲”的“坏的方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则认为,朱熹讲的“人欲”,实为“私欲”,并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把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看作是对统治者的基本道德要求。胡适与冯友兰对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不同分析,对后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