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对倒叙事:香港后现代电影和小说的融合剂

对倒叙事:香港后现代电影和小说的融合剂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对倒叙事开辟出小说与电影跨界的通道。王家卫擅长营造电影镜像时间、空间、声画的对倒,呈现难以言明的错失心理对倒创意,这得灵感于刘以鬯对倒小说的思想和叙事创意,也受启发于欧派灵魂电影的分身、生死、三色对倒创意。香港后现代小说电影创设出了新的港派对倒叙事。
【关键词】对倒叙事小说和电影后现代性港派对倒
引言:

【前言】小说和电影有何关系? 如何融合? 可以说,两者呈对倒关系,互鉴互启。对倒,是触发两者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对倒”一词,语源自法语Tête -Bêche,本是邮票学符号,指两张相同邮票,一正一反双连拼贴( pertaining to a pair of stamps that havebeen printed with one stamp inverted) 。对倒,源于19 世纪法国,受背靠背启发而生。对倒,正反倒转,双向倒转( head - to - tail,head - to - head) ,即水中倒影,镜花水月。由对倒意念,可设计出新图片、摄影、造型、装置艺术等。如杂志一分为二,前半正着读,后半反着读,前后两封面。与对倒相似的典型符码是太极图,阴阳相生,首尾相错,乾坤颠倒等,由此意念可设计出S 型连体椅子等。对倒常复古,隔断时间卷土重来,因之能激发艺术家的灵光一闪,生成别出心裁的创意符码。对倒跟对比有不同之处。对比是性质的对立;对倒是方向相反,将同类物反向并置。“对比”,类于中文的“比”; 英文的contrast,comparison,指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并置对照,两事物截然对立、善恶黑白、矛盾悖反。文学多用对比叙事,如诗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如歌舞剧中的白毛女与黄世仁,贫富对比; 如西西的长篇《哨鹿》,君民对比。对比,恰似爱森斯坦的革命话语式蒙太奇,两物冲突、撞击、对抗,但其背后仍然有相对统一的图像和共识,具有现代启蒙意味,理性逻辑俨然。“对倒”,类于中文的“兴”,随意起兴,耦合粘连,产生出非理性、超逻辑的况味。如西西《浮城志异》的超现实主义图文和意念。对倒近于英文的inverse ,double scene,镜像倒影双生。其属于新式蒙太奇,片段AB 或图像AB,按惯常思维,本不可能并置; 但偶因一着错,错置串接,出人意表,匪夷所思,不同空间、时间、人事杂糅,不同结构的异质片段并立,更能激发出多重意义。这接近于欧洲心理意念蒙太奇,具有后现代意味。

作者:
凌逾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