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言】1915 年,由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新文化运动留下了“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等文化遗产。其中,“民主”和“科学”已然凝结成为人们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共同记忆。然而,有学者通过对这一时期出版发行的《新青年》等报刊媒体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民主”的出现频率不及“科学”,且时人对其意义的理解和使用方式也与后世的言说有很大的出入。① 可见,特定时代的语汇和思想在传播、进而融入历史记忆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那么,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被人们一致认定是传播新知识、新观念的新式学校究竟是如何理解传统文化、怎样阐释传统文化的,也很耐人寻味,值得深究。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