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言】2010 年深圳富士康公司发生13 起工人连环自杀案; 同期,广东南海本田汽车工人发起罢工导致本田在中国境内的其他组装工厂全面停产。本田工人罢工事件同时引发了珠三角地区其他汽配生产企业的连锁工潮。这些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劳工组织、美国公平劳动协会、中国两岸三地高校师生调查小组以及跨国公司均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些工厂进行调查,并发表调查报告,呼吁改善工厂劳动权益。这些力量代表了全球劳工权益保护的新的方向。20 世纪80 年代,英美等西方国家兴起了一场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政府运作效率为目标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这场运动不仅推动了各国政府机构的改革,而且扩大了公民个人和民间组织的活动空间,为全球范围公民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把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引入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中。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一个显著差别在于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政府,还包括各种民间力量。在工人权益保护领域,迥异于传统的政府立法保护和工会团结形式,这股力量也被称之为“全球反血汗工厂运动”。它是在资本、品牌、信息、交通等高度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劳工权益保护的第三条道路;它改变了传统劳资关系中的“资本—国家—工会”和“工人—雇主—工会”的所谓大三方和小三方保护模式; 它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生产商如富士康、品牌商如苹果公司、零售商如沃尔玛等跨国公司,通过媒体压力和消费者压力,要求跨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劳工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此褒贬不一。中国的劳动关系面临着激烈的转型,传统的国家主义保护模式受到严重挑战,各种不同性质的用工体系挑战了劳工保护的传统模式。那么,新公共管理运动背景下的劳动政策和工人权益保护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劳动政策应该如何迎接这些挑战? 中国各级政府应该如何借鉴和学习这些新的劳动保护政策工具?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