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20 世纪70 年代末,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大潮的兴起, 一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体系的全方位反思和批判逐渐展开。大部分学者认为, 原有的哲学体系“并不代表更不能等同于马克思的理论与著作, 而且今天已经证明其中表现那时理解水平的很多观点与马克思的哲学精神正好是相反的, ”变革传统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含义的重新审视中, 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哲学贡献也正在于他创立了这种崭新的历史观, 从而使全部哲学研究都沐浴在新的阳光之下。”与此相反, 另一种观点认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而且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看来根本就不是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的关系问题, 亦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定位、学科特征问题随之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