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言】“词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一批有关联的词,组成一个语义场。”[1] 换言之,词汇不是零散的,而是一个内部语义彼此关联的系统。词汇系统内部某一成员如果发生变化(如义位的增减、义位义域的变化、在语义场中上下位关系的变动等),通常会导致系统内其他成员也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在汉语词汇共时和历时研究中要注意词汇语义范畴的系统性。这一点前辈学者多有论述。需指出的是,在汉语大型辞书的编纂和修订中也应具有词汇系统性的观念。既然语言里的词因相互关联(通常是在某一个或几个义位上关联)而构成一个个语义场,在词典编纂时就应力求将同一语义场的词都予以收录,且注意词语间义项的比照互参;在词典修订时也应注意考查同一语义场内是否存在词条漏收、义项缺失等问题。《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2] 是我国迄今为止权威性最强的一部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工具书。从总体上看,它收词量大、释义确切、义项完备、例证丰富,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文史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但由于词目浩繁、书成众手及当时编纂条件的限制,《大词典》也还存在着一些疏漏和不足之处。近些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就其在收词立目、释义、书证、体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补意见。这些成果对今后《大词典》的进一步修订完善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我们也注意到,学者们多是从某一部(或几部)专书词汇的角度去考察《大词典》在词语收释上存在的问题,或是仅就翻检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订补建议。从词汇语义范畴系统的角度来考察《大词典》在收释某一语义范畴的词语时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基于上述认识,笔者选取《大词典》中收录的“死亡”义词语为考察对象,指出《大词典》收释这类词语时在收词、释义、书证、体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订补意见,以期为其日后的修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材料。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