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语言刻板印象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与权利解读

语言刻板印象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与权利解读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以英汉语料中出现的语言刻板印象为例,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框架下的情态系统、及物性和词汇选择理论对其产生的过程进行分析,并揭示其背后隐藏的性别、阶级、种族和民族差异等动因。
【关键词】 语言刻板印象; 批评性话语分析; 权利;
引言:

【前言】语言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行为,不但反映个人的价值观念、文化旨趣,也折射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权势的变化。现实语言生活中,语言主体往往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身于某一约定速成的、大众化想象的语境表述中,形式上表现出明显的规约性和固定性,内容上形成了特定的倾向性和程序性,这种语言现象就是语言刻板印象。[1] 相关研究表明,语言刻板印象既受特定语言群体和语言主体价值观念、过往经验和言语表达风格等特征的影响,又与语言操控者背后的话语权利密不可分,[2]79 更是特定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和社会权势的语言表达。通常情况下,语言主体依仗社会权势和话语权利,有意识地操纵语言,形成对某一特定群体或个体较为固定的印象或信念,并上升为普遍接受的观念或价值,表现出特殊偏好的语言旨趣和习惯。语言刻板印象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然而,对语言刻板印象的解释以及更深层次的原因探究,相关研究甚少,据此,本研究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对英汉语料中出现的因性别、阶级、种族和民族差异导致的语言刻板印象进行分析,并试图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多维度的权利解读。

作者:
夏宁满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