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言】目前经济型酒店发展迅速,自1997 年我国第一家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开业以来,经济型酒店从2000 年进入快速增长期,并经历了2005年至2008 年的黄金发展期和2009 年快速复苏阶段以及在上海世博会、广运会的推动下,短短十几年数量已突破8313 家(见表1),[1] 并初步形成了以如家、7 天、汉庭、格林豪泰等为代表的实力和规模较大的经济型酒店连锁品牌。然而,单纯的规模扩张却使得整个经济型酒店行业陷入规模日益扩张但效益每况愈下的怪圈中。[2] 根据7 天、汉庭、如家陆续发布的2012 年财报显示:3 家在美上市酒店(总共4152 家门店)的总营收为113.68 亿元,同比上升136.34%,但总净利润为3.27 亿元,同比下降45.12%;与2010年比,2012 年的总营收上升177.42%,总净利润下降53.01%。 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不仅不具有持续性,还会导致经济型酒店陷入店多利薄的尴尬:单位客房收入下降,成本上涨和管理难度增强。如何提高单位客房收入、降低成本,成为摆在经济型酒店管理者面前最迫切的问题。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