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出生、在城市中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民工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4 年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逾1 亿,新生代农民工现已占到农民工总数的70%以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型期的新型劳动力大军[1]。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劳动收入也更高,他们有着强烈的融入城市的愿望。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媒体在城市越来越普及,流动人口密集的深圳网络普及率高达76. 8%[2]。相关调查显示,进入城市后,新生代农民工接触网络的比例为76%,其中59. 7%的人每周上网5 小时以上,29. 8%的人每周上网10 小时以上,而在进城之前,他们接触网络的比例只有14. 7%[3]。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使用更加主动积极,使用频率也较高。网络媒体日渐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维系情感的主要渠道,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新生代农民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进而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网络媒体的一些弊端也给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和阻碍。因此,研究网络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影响,促进网络媒体发挥积极作用,就成为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研究课题。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