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近代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人对腐败的清政府也不再有信心。同时, 满清政府苟延残喘, 对社会的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弱。在这样的情况下, 小说界出现了大量抨击时政、揭露官场阴暗与丑恶的作品。这一类小说大都写得很尖锐, 但由于作者迎合读者求一时之快的心理, 描写往往言过其实, 显得浮露而缺乏深度。鲁迅先生说:“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 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 顿有掊击之意矣。其在小说, 则揭发伏藏, 显其弊恶, 而于时政, 严加纠弹, 或更扩充, 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 似与讽刺小说同伦, 而辞气浮露, 笔无藏锋, 甚且过甚其辞, 以合时人嗜好, 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 故别谓之谴责小说”。鲁迅认为这一类小说还不够格称作讽刺小说, 就把它们别称为“谴责小说”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