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非英语专业学生二语写作认知过程研究

非英语专业学生二语写作认知过程研究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了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写作认知过程,发现二语写作认知过程包含构思、表达、语言监控、语篇监控4 个子过程。通过高低分组独立样本t 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发现表达、语篇监控与写作成绩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且二者对写作成绩具有较强的预测效果,语言监控对成绩的影响呈效应负值。研究结果表明在二语写作教学中,对于英语水平基础较差的写作者应强化语言表达特别是词汇表达能力,并培养语篇意识,对于语言表层的错误问题,应鼓励学生写出交流质量较高的文本,不应过分强调写出语言精确的句法,这会阻碍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写作认知过程; 非英语专业学生
引言:

【前言】20 世纪以来,语言的研究经历了一系列的范式转变,如从关注形式到关注意义,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1]。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语言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语言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学习者以及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反映在写作研究领域,从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关于写作过程的研究,有的对写作的一般过程展开研究[2 - 3],有的对写作的子过程展开研究[4 - 7]。理论成果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Flower 等提出的写作认知过程模型[8],Bereiter 等提出的知识陈述模型和知识转化模型[9],以及Grabe 等提出的交际语言运用写作模型[10]。Flower 等写作认知模型认为,写作由任务环境、写作者的长期记忆及写作过程构成。其中写作过程又包含3 个子过程: 计划、表达、审读。计划过程由内容生成、内容组织、目标设定3 个子过程组成。该理论认为写作过程中的各个子过程是动态的、呈等级的、互动循环的非线性过程。计划、表达和审读3 个子过程是功能平行的3 个认知过程,它们构成一个系统,这一系统与监控系统相互作用。这2 个系统处于不同的层级。监控系统对3 个子过程实施监督、管理、控制和调节。2 个系统的协调合作保证了写作活动的顺利进行[8]。Bereiter 等的写作认知过程理论认为,生手写作者和熟练写作者有不同的写作认知过程,前者是知识陈述型,后者是知识转化型。这2 个模型的相似之处在于对文本的产出都采取过程视角,将写作过程界定为一个复杂的不断解决问题的认知心理过程,而且都强调写作过程中监控的重要性,认为写作认知过程包含确定目标、调整主题与体裁、产生思想、组织思想、表达、检查等。在写作过程中,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和作用,呈非线性发展[9]。

作者:
汤志明;郭正良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