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说江:千年辉煌

说江:千年辉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江西的北部地区吴强属吴,楚盛属楚,故有“吴头楚尾”之尴尬。汉设“豫章郡”,一步到位奠定了“江西省”。两晋南朝的“江州”,唐、宋时期的“江南西道( 路) ”,元、明、清时代的“江西”,使得“江”在相当长的时期成为江西的代称,这也是江西经济文化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的时期,一度与两浙、浙江并称“江浙”。清代康熙六年,明朝的“南直隶”、清初的“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二省,江苏、浙江持续为全国经济文化发达区,并称“江浙”; 江西则从“江浙”中淡出,无奈与曾经落后于己、后又超越自己的湖广组合为“江楚”。晚清,内敛的“赣”取代开放的“江”,成为江西简称。这既是江西“符号”的变化,也是江西经济文化地位的“身份”性变化。
【关键词】豫章; 江州; 江南西道( 路) ; 江西行省; 江浙
引言:

【引言】明武宗正德七年( 1512) ,以江西余干县的万春乡为中心,置万年县。①没有想到,这个“万年”竟成谶语。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经过江西省考古队,特别是中、美联合考古队的多次发掘,在江西万年县取得了震惊世界农业考古界的发现: 万年县大源盆地的“仙人洞”和“吊桶环”,万年之前曾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居住地和活动区,江西的这些先民在万年之前已经开始了陶器的制作和谷物的栽培。这是目前中国也是世界发现的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信息。这个发现,不仅把中国人工栽培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千年,更将江西的人类活动信息推进了近万年。距今3000 多年前樟树吴城方国遗址的发掘,表明这里曾是中国长江以南最早跨入文明门槛的地区之一。瑞昌商周铜矿遗址、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器的发现,则见证了那个时代江西的矿冶技术和青铜文明。但是,在此后的里子里,江西先民似乎放慢了行进步伐,或者说,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关他们活动的记载,所以,比较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辉辉煌煌的繁华之地,江西大地显得过于沉寂。由于位于吴、楚之间,北部地区吴强属吴,楚盛属楚,但既非吴之中心,也非楚之冲要,故被后人称之为“吴头楚尾”

作者:
方志远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江西南昌330022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