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乡镇政府的治理能力: 弱化与重塑

乡镇政府的治理能力: 弱化与重塑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乡镇政府作为我国农村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担负着农村的绝大多数行政事务,在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乡镇政府的治理能力呈现出弱化趋势,使得乡村面临严重的治理危机。从治理理念、治理体制及治理主体等方面重塑治理能力,有利于推进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乡镇政府; 治理能力; 弱化; 重塑
引言:

【引言】治理”一词最早在世界银行1989 年关于非洲的报告中使用,后来被国际社会科学界广泛使用,成为多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就内涵而言,治理与统治的区别较大,政治学者俞可平把两者的区别归纳为五个方面: 权力主体不同、权力的性质不同、权力的来源不同、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两者作用所及的范围不同[1]。从治理与统治的区别中不难看出,人类社会逐渐从统治走向治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趋势。恩格斯曾经指出: “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2]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都是国家的两个重要职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阶级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主次地位会发生改变,从长远来看,阶级职能逐渐呈下降的趋势,社会职能逐渐呈上升的趋势。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决摒弃长期形成的统治思想,及时建立现代治理理念。对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使得治理理论开始从学术殿堂走向实践层面,实现了西方治理理论的中国化,为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有力保障。乡村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在不均衡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乡村治理的难度远远大于城市,只有把农村治理好了,整个国家才能真正走向善治。在乡村治理中,乡镇政府无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治理能力建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乡村治理的效果。进入新世纪以来,乡村社会发生了急剧变迁,乡镇政府只有加快自身改革步伐,才能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但不管怎么改革,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要围绕着乡镇政府的能力建设进行,这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3]。

作者:
郝涛
作者单位: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共青团理论教研部,湖南长沙410006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