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社会科学家 > 家庭人力资本结构与农村贫富差距

家庭人力资本结构与农村贫富差距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ientist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通过对12个省份农村的家庭人力资本结构,即家庭规模、家庭成员的年龄和性别特征、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职业和技能掌握因素,与农村内部贫富差距形成之间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发现家庭劳动力越多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也就越高;家庭成员务农的越多,则家庭人均纯收入就越低;家庭劳动力教育程度越高,则人均收入就越高;家庭人口规模与家庭人均收入成反比。因此,建立与完善培育未来农村劳动力的各种教育机制是解决农村家庭劳动力数量与素质问题、缩小农村内部贫富差距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 农村家庭; 贫富差距; 人力资本;
引言:

【引言】综观有关中国农村贫富差距形成原因的研究成果, 学者们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种是从国家的政治结构中寻求答案, 认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和制度设置存在偏向, 即国家偏向城市发展的制度性安排导致了城市相对于农村, 呈现出政治资本、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的高度集中, 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这一观点从宏观角度, 将农村作为一个完整整体与城市相比较, 更多地讨论“为什么农村比城市落后与贫穷”的问题。一种是从农村所居的区域特性寻求答案, 认为特定的区位环境因素决定和限制了农村的发展空间与模式, 那些分布在平坦地形、经济发达城市周边的农村, 比位于山区的、距离城市较远的农村要富裕很多。这一观点从环境生态学视角, 关注“农村之间为什么存在贫富差异”的问题。

作者:
张兴杰;张沁洁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 广东广州510642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