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如何能像母语学习者一样地道而又流利地表达? 解决这样的问题是我们二语学习者共同的心愿。虽不能盖以全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效果的最大特点是大量程式化的序列结构和词汇化的句式[1],即所谓的习惯语原则[2]进行处理语言。基于这样原则,话语者能最大程度明白无误地表达既定意义,受众也能尽可能地理解既定通常所要表达的意义,组码和解码也都相对容易。因此,词块研究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大多数国外相关研究主要关注词块序列的有效提取和加工效率,更有趣的是尤其注重习语的探讨[3-5]。对于习语的研究,可以总结为两个主要侧重方向: 一是习语的显性意义和隐形意义启动速率对比; 二是习语与非习语的语义加工速率对比。这种研究倾向引来颇多非议,首先对于我国二语学习者来说,他们很少有机会在实际语言交际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的习语,特别是隐形意义表达式; 其次,在检验的语料中习语的显性意义和隐形意义存在很多模棱两可的情况,对于语义加工速率或因素的考查也存在很多争议。虽然国内最近两年从实证角度研究词块的文献逐渐多了起来,却鲜有人从认知心理和语义加工层面实证研究影响词块语义加工过程的主要因素。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