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词块的语义信息加工与认知心理研究

词块的语义信息加工与认知心理研究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采用文献综述法,概述了最新研究中的词块语义信息加工特点,并从认知心理和语义加工层面,以影响词块语义信息加工的主要因素为突破口,归纳出频率效应、语音短时记忆容量、词汇知识量和工作记忆广度四个最主要因素。由于后两个因素在相关研究中缺乏足够数据,继而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法,通过生成性词汇知识测试和运算广度任务测试分别对测试者进行高分组和低分组分配,考察两组高分组和低分组对词块语义加工的影响。经过产出性语篇词块测试,t 检验和方差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 词汇知识量和工作记忆容量对词块语义加工过程都有影响,但词汇知识量的影响力较弱;且两因素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 关联度对词块的习得效果解释力也较小。
【关键词】词块;语义信息加工;词汇知识量;工作记忆容量
引言:

【引言】如何能像母语学习者一样地道而又流利地表达? 解决这样的问题是我们二语学习者共同的心愿。虽不能盖以全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效果的最大特点是大量程式化的序列结构和词汇化的句式[1],即所谓的习惯语原则[2]进行处理语言。基于这样原则,话语者能最大程度明白无误地表达既定意义,受众也能尽可能地理解既定通常所要表达的意义,组码和解码也都相对容易。因此,词块研究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大多数国外相关研究主要关注词块序列的有效提取和加工效率,更有趣的是尤其注重习语的探讨[3-5]。对于习语的研究,可以总结为两个主要侧重方向: 一是习语的显性意义和隐形意义启动速率对比; 二是习语与非习语的语义加工速率对比。这种研究倾向引来颇多非议,首先对于我国二语学习者来说,他们很少有机会在实际语言交际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的习语,特别是隐形意义表达式; 其次,在检验的语料中习语的显性意义和隐形意义存在很多模棱两可的情况,对于语义加工速率或因素的考查也存在很多争议。虽然国内最近两年从实证角度研究词块的文献逐渐多了起来,却鲜有人从认知心理和语义加工层面实证研究影响词块语义加工过程的主要因素。

作者:
郭高攀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