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观是我国居于统治、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它是影响我国学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规格预期的核心要素,将它融入我国学校教育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所必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是青年学生认同民族文化的基本条件,它合乎我国教育目的的价值预期。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使我国面临三方面矛盾:价值多元及其诉求多样化冲击社会核心价值观念; 经济全球化、产业国际化危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消费主义文化消解我国文化安全意识。化解这些矛盾,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目的的价值预期; 民族文化认同; 意识形态与文化安全
引言:

【引言】价值观是个体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反映人对其周围事物的态度,表现为对事物的价值取向及其追求,二者综合而成一定的价值目标,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的标准。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为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表现为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认同即“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1]。价值认同是个体确认自己因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标准与社会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和精神风貌等的一致或相同而产生真切和亲近的心理倾向性,成为维系组织或团体凝聚力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有效性一直困扰政府、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通常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把思想品德课程等同于知识教育课程,强调“知”,轻视或忽视情感、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导致“知”与“信”不一; 重视理论理性即知识教育忽视实践理性即行为养成,导致“知”与“行”脱节,致使学校德育目标虚化。

作者:
肖凤翔;贾金凤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 300072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