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农民对粮食直接补贴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田野调查实证分析

农民对粮食直接补贴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田野调查实证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农民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成效。在安徽省调研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多分类Logistic 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比较满意,其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份、家庭成员数、人均承包地、主要种植作物、种田目的、主要收入来源、相对收入状况、是否参加新农保、所希望的养老方式、是否参加过村委会或人大代表选举、是否关注十八大等因素对粮食直接补贴的农民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粮食直补;农民满意度;实证分析;Logistic 模型
引言:

【引言】所谓粮食直接补贴就是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这种直补与过去发放到流通领域的补贴不同。实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必要的,基于以下几点原因:①实施粮食直补政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率低于第二、三产业,大量农村劳动力丢下农田进城务工,这在全球不是个案。其他国家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来解决的。直补不仅可以让农民享受到真正的实惠,还不会扭曲市场价格,符合市场经济规律。②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可以更好地落实党中央的三农政策。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政府采取了“少取、多予、放活”的方针,而粮食直接补贴就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多予”方针。③粮食直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对农民给予直接补贴,可以防止在粮食丰收时谷贱伤农,确保农民种田收益,也有利于防止农民丢弃农田,从而确保好粮食产量,这是国家为维持粮食安全需要付出的政策成本。随着政府对农民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详细研究农民对直补的满意度,不仅能了解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能找出直补政策的欠妥之处,使直补政策更好地推进,并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作者:
葛莉萍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