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中国环境伦理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探讨

中国环境伦理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探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环境伦理研究概况的分析,发现我国环境伦理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推动了环境伦理观的普及;但还缺乏对环境伦理的实践路径研究,尤其缺乏对环境伦理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这些不足之处将是今后我国环境伦理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要重视研究环境伦理如何走向实践,如何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在环境伦理研究中需要重点把握环境伦理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道德范畴等主要理论问题。我国环境伦理研究在未来将呈现出新的趋势:研究重点将逐步由“人类中心主义”转移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研究范围将会逐渐扩大,环境公正问题将会更加受到重视,环境伦理学科将会越来越完善,研究将会逐渐侧重于环境伦理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环境伦理;研究概况;发展趋势;环境公正
引言:

【引言】环境伦理的形成和发展与工业文明的历史轨迹相随相伴,它是人类在对自然资源大肆开发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所形成的[1]。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到了几近疯狂的程度,从而使得资源匮乏、土地退化、生态失衡等全球性问题愈演愈烈,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生活,于是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发起了各种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运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西方的环境伦理思想。1923 年,法国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泽在《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书中提出“敬畏生命”的新观点,主张把伦理的范畴由人际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标志着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萌芽,随后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迅速发展起来,各种有关环境伦理研究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在世人面前。相对于西方而言,中国的环境伦理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在20 世纪70 年代末就有国内学者开始介绍西方的环境伦理思想,然而国内环境伦理研究进展缓慢。直到1994 年8 月,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环境伦理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才标志着我国环境伦理研究开始正式走上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近20 年来,我国学者围绕环境伦理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为我国的环保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基础。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决策,这为我国环境伦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如何使当前的环境伦理研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国所有环境伦理研究者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拟从国内环境伦理研究的概况入手,在初步分析国内环境伦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环境伦理研究首先需要把握的几个主要理论问题,并就我国环境伦理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
陈俊
作者单位:
(遵义医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