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我们之所以把两个处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作家联系在一起,那是因为,我们发现他们各自都是“出于一个特殊的目的在一个特定的场合给一个特定的听(读)者讲的一个特定的故事”[1]5。这就是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与德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君特•格拉斯。这两位作家的创作都是很丰富的,而本文所要谈论的也仅是他们的两部作品:《古炉》与《铁皮鼓》[2]10。当然,他们在自己作品中,所叙述的故事应当说就其历史事件而言,那是各不相同的。一个是发生在一个国度的文化大革命,一个是对于波及整个人类世界的两次世界大战。这二者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到作品的内在蕴含机理,就会发现在文学叙事艺术方面,还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也是为了后面不再对两位作家创作做出其他方面的论述,于此,有必要对格拉斯与贾平凹的创作给予简要的介绍。君特•格拉斯生于1927 年,是德国当代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他与伯尔和阿尔诺•施密特被誉为联邦德国最知名的三大作家。父亲是德意志人,母亲是波兰人。他在17 岁被征入伍,被迫卷入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战争,被美军俘虏进入战俘营,1946 年获释,同时他也就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难民。他先后做过农业工人、钾盐矿矿工、石匠艺徒,曾经进入杜塞尔多夫和西柏林的艺术学院学习雕塑与版画。由此可见,贫穷与流浪似乎成为他生活的主调。直到1958 年10 月,“四七”社在阿德勒饭店聚会,他朗诵了长篇小说《铁皮鼓》首章《肥大的裙子》,得到大家的一致赞赏,获得该年“四七社”奖。1959 年秋格拉斯出版《铁皮鼓》,被称为联邦德国50 年代小说艺术的一个高峰,与此同时也成为一位极富争议而又非常受人关注的作家。后来《铁皮鼓》与1961 年和1963 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猫与鼠》和长篇小说《狗年月》,以“但泽三部曲”出版,被认为是德国战后文学早期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试图为自己保留一块最终失去的乡土,一块由于政治、历史原因而失去的乡土”[3]8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