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的变迁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

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的变迁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人才质量的关键,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为了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代变化特点,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 年以来12 年的53 282 名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回访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而存在心理问题和心态健康阳光的学生的比率则比较稳定。结合该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迁特点和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研究,我们认为综合发展的多类型、多层次工作模式更适合该校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新生;变迁;工作模式
引言:

【引言】高校人才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成分,而心理健康则是构成大学生优秀心理素质的基础。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从1994 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到2010 年《2010−202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至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历经了二十年的变化,期间各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学术研究的主题,近五年中国知网上发表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论文近两万篇,超过过去20 多年的总和。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主体也正由“80 后”转变为“90 后”,他们的心理特点呈现出较以往更加复杂的发展趋势,这都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有效地评估并监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制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基础,而有效的评估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自2000 年该校心理中心成立至今,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一般趋势是什么,是在提高还是下降?与全国大学生相比情况如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是否需要随之发生改变?这些是该校心理健康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优化该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确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才质量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希望这个问题的探讨也会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2001 年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因为他们面临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心理问题可能较多,而对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了解也是以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本研究利用定量研究方法,对这些测试数据进行系统整理,试图确定该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十年变迁的一般趋势。目前,关于高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大时间跨度的追踪数据还较少,本研究若能确定2001 年以来该校新生心理健康变迁的趋势,不仅将在这方面提供基础研究的实证资料,也能尝试回答该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迁情况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是否需要转变等问题,为该校心理健康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也为其他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及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作者:
陈 红;顾 凡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思政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