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性朴论与儒家教化政治:以苟子与董仲舒为例

性朴论与儒家教化政治:以苟子与董仲舒为例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古典儒家所倡导的教化有深深的政治意义。教化活动与其说属于教育活动,不如说属于政治活动。教化者和教化对象的二分不同于通行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二分。教化政治是一种以身作则之政治。性朴论为教化的必要性与教化成善的可能性提供了很好的说明。质朴之性蕴含着善的潜质。但不具备现成的、完备的善,需要教化而使之完美。正像玉石需要加工才能成为玉一样,人也需要教化才能成善,而通过教化让民成善,这正是君王的责任。《性恶》是荀子后学所作,荀子本人主张性朴论,而董仲舒也如此主张。这两位性朴论者是儒家中倡导教化之佼佼者。
【关键词】教化;教化政治;性朴论;荀子;董仲舒
引言:

【引言】儒家的教化,大家都很熟悉,论者们也多有研究。不过,很多人肯定未听过性朴论。本文试图从这一种大家比较陌生的人性论出发探讨儒家的教化政治.以冀对儒家的政治理念有新的理解。

作者:
周炽成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