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丝绸之路是贯穿欧洲、亚洲和非洲乃至南美洲的国际贸易通道,在历史上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各国的友好往来,史学家通常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汉代人张骞怀着神圣的国家使命、历经九死一生而开辟出的世界性贸易通道。从秦岭脚下至天山南北,再穿越无尽荒凉沙漠,蜿蜒到地中海沿岸。这条经济大动脉长近万里,跨越不同区域的异质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中西方物质特产和精神智慧的大融合。虽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丝路时兴时衰,几度切换,但凝聚成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时至今日也并未消散。由于其影响深远而且沿途遗留的具有人文和考古价值的遗址较多,因此关于陆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受到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也极为丰富( 李明伟,2005; 陈五荣,汤中超, 2014) 。对比而言,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陈炎,1982) 。然而,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由于相关研究受国家、历史时期、种族、语言、信仰等多因素影响,部分研究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因此,有必要对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梳理。由于时间跨度大且受篇幅所限,仅对丝绸之路发展影响较为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概要性梳理( 见图1) 。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