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现有的研究文献表明,企业合理的扩张速度会增加股东的财富和企业的价值。例如,有文献发现,当企业所进行投资是计划内的投资时,投资者会给予积极的反应( Mc - Connel and Muscarella, 1985) 。但是现实中非效率投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作为经济转型期的中国,股权结构不合理、治理机制不完善。多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违规使用资金的问题屡见不鲜,盲目投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事件不胜枚举。对于非效率投资而言,无论是过度投资造成的产能浪费还是投资不足造成的资金闲置,都会损害投资者,尤其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如何通过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效率以提高投资效率,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相比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其独特的特点。西方国家的股份公司以私有制为基础,在私人股权为主导下经过长期演化而成,是古典企业制度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则呈现出外生性,且并未经历一个长期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国上市公司的出现主要是在改革计划经济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以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为前提,通过引入部分私人产权这种移植性制度创新的方式进行的。但这种方式所形成的股权结构,一方面股权相对集中,体现了以国有股权为主导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股权性质也非常复杂,股权性质涉及国有股、法人股和公众流通股等多种股权性质。在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下,公司治理的核心不仅有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还存在着控股大股东和广大中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