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建设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产出效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工具,背后涉及利益格局的再调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建设既是有效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依据与保障,亦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建设应置于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价的统一体系之下,重点解决目标定位、领导体制与结果应用三大问题。我们应借鉴国内外已有实践经验及相关法规体系构架,从法律体系、制度体系、法制程序和法治机制等方面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制体系。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法制化; 结果导向;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公众幸福指数导向下的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11&ZD057)
引言:

【引言】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增长迅速。2011 年,全国财政支出首次突破10 万亿元( 108930 亿元) 大关,较上年增长21. 2%,2013 年达139744 亿元,较上年增长10. 9%。十余年来,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均高于GDP 增长率。① 在高速增长的背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财政支出的绩效问题,即效果性、效益性、效率性、公平性问题。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与现行制度机制密切相关。基于结果导向与公众满意度导向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被视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经验看,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有赖于其法制化建设的推进。

作者:
李波;张洪林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