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在大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弱势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成为每一所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2011 年,教育部推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简称“2011 计划”) 。该计划从国家政策层面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协同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提升创新能力[1]。“2011 计划”为高校弱势学科构建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体系提供了时代契机。一般而言,所谓“弱势学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优势学科”而言的,意指该学科在师资队伍、科研资源( 包括资源的占有与分配) 、生源质量、研究成果、学科地位、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不占优势的学科,这些学科由于现实中存在的“弱势”地位,因此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作者通过检索文献发现,目前鲜有针对高校弱势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体系构建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农药学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探索研究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弱势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机制,拟通过完善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突破研究生教育传统培养模式的局囿,提升高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