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林栋《梅湖吟稿》与闽籍诗人交游考

林栋《梅湖吟稿》与闽籍诗人交游考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闽东北福宁府是福建的文化后进地区,寿宁在该府地处偏远,台北重印本林栋《梅湖吟稿》基本以年编次,集子中收有大量赠答唱和之作,对象涉及福宁各县精英乃至省城名流,大致记录了作者从寿宁诗人到寓京福宁诗人再到福建诗人的变身过程,从一个侧面具体而微地表明,到了清末民初,闽籍诗人创作、交往活动和全省文化普及都较此前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关键词】 闽籍诗人; 《梅湖吟稿》; 林栋; 福宁府; 寿宁县; 交游唱和;
引言:

【引言】晚清民初的诗歌创作,福建后来居上,号称最盛。闽东自然条件和交通设施比较差,经济发展比较迟缓,文化事业整体上仍比较落后。清乾隆年间黄任重建福州西湖宛在堂,附增诗龛,祀明代林鸿以下十诗人,渐渐具有文昌阁的性质,道光时增至14 人,同治时增至17 人,民国四年、六年分别至32 人、42 人。末次为民国十年闽派诗人翘楚、《福建通志》总纂陈衍,剧增至270 人,年代上延及唐。而福宁仅福安一人,宁德二人( 未含祖籍寿宁之福清人叶向高) [1],三人皆陈衍手补入[2]。这里涉及取舍的标准,但终归反映出即使在闽人眼中,福宁也是很落后的。当然,这不等于说福宁的诗人、诗作和诗事就毫无足观。实际上,到了清、民之交,文化普及和士人交往范围皆远胜前代,此地的诗歌创作活动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本文试以闽东最偏远的寿宁县林栋为例,稍窥一斑

作者:
林校生
作者单位: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