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其相关产业的经营决策因素有了不确定性,从而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1]相比于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零售业中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较高,超市、百货和专业店三大业态中专业店的资产负债率一度高达70% ,而制造业仅为56. 1% ,18 个行业的综合资产负债率为58. 2%。[2]就零售企业流动负债来源来看,2009 - 2013 年间,零售企业的资金来源没有较大变化,供应商账款占资金来源的25% 左右,多于其他来源,占据主要资金来源的四分之一,预收账款占10% 左右,说明受限于金融环境等因素,带息负债仍然不是零售企业主要融资渠道,零售企业对短期负债,包括供应商账款、购物卡等营运负债的依赖仍然很强。正是零售企业的特征及其渠道势力,使其形成了目前的融资方式和债务结构。在资金流出方面,零售企业的赊购模式保证了低成本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存在,同时零售企业可能利用买方势力延长付款账期,“强制性”地占用这部分低成本的短期负债。在资金流入方面,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多使用现金或信用卡等短期能兑现的付款方式,保证了零售企业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与此同时,虽然向银行贷款是最简单的融资方式,零售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却相对困难。除了百货类零售企业,相比于拥有厂房设备的制造企业,零售企业拥有可抵押担保的固定资产相对较少,加上银行贷款的风险问题和目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一定规模的零售企业更多采用私募股权或是直接上市融资的方式。可以认为,由于难以从银行融资,而近年私募对于零售业的态度是不看好和不偏好,我国零售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不得不依赖短期经营性负债。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