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从《正音撮要》的语音特点看清代“正音”问题

从《正音撮要》的语音特点看清代“正音”问题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正音撮要》是清代中后期通行于粤地的一部重要的正音读本,前修时彦皆认为考证《正音撮要》的语音性质对研究清代的"正音"观念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正音撮要》的音系基础是清代中后期的北京官话音,是读书音与口语音并用的语音系统,其在北京官话音这个主流音系中还夹杂着作者自身的广州方音。《正音撮要》虽不是一本纯粹的正音音系读本,但高氏以北京官话为参照标准构建《撮要》音系,可以肯定其音类框架与清代"正音"书的音类框架吻合。
【关键词】 《正音撮要》; 语音性质; 正音;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代中后期闽粤两地正音书系研究”(14CYY022);泉州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基金;泉州师范学院科研人才启动经费项目
引言:

【引言】雍正六年,清政府重点针对闽粤两省不通官话的官员们,颁布“谕闽广正乡音”之谕令,这促使闽粤两地遍设教授官话的正音书院,正音读本也随之应运而生。《正音撮要》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问世的。《正音撮要》[1] ( 以下简称《撮要》) 成书于嘉庆庚午年( 1810 年) ,是清代中后期一部重要的正音读本。作者系广东省南海人高敬亭。《撮要》也是目前所见的清代最早的正音内容详尽( 涵盖语音、词汇、短文等) 的正音读本。王为民曾对《撮要》一书的价值作出如下评价: “《正音撮要》是一部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科书’,是研究清代的‘正音观念’以及清代官话语音基础的性质最为直接的材料,它的作用和价值亟待深入挖掘。”[2]因此,我们在研究《正音撮要》语音特点的基础上对清代的“正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作者:
黄薇
作者单位: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