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昆明学院学报 > 异想世界的延伸—迪斯尼卡通的童话精神

异想世界的延伸—迪斯尼卡通的童话精神

昆明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迪斯尼公司选取了优秀的题材作为故事蓝本, 成功地将文学经典变成了卡通剧本:一系列经典童话在卡通屏幕上的重现使迪斯尼成为儿童世界的精神乐园;莎士比亚等名家作品的动画演绎则将儿童视角投射到成人经典文本上, 构造了成人与儿童的双重视界。迪斯尼卡通始终表达和传递着生命、爱、正义、自由等积极向上的主题与精神, 凭借丰富的想象、细腻的情感、浪漫的童话理念的充分运用, 其开拓了一个无限延伸的异想世界。
【关键词】迪斯尼卡通;童话;异想世界;想象世界;幻想空间;文学经典
引言:

【前言】沃尔特· 迪斯尼(WalterEliasDisney, 1901—1966)和他的哥哥罗伊迪· 迪斯尼(RoyO.Disney)是沃尔特· 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是世界最著名的电影制片人、导演、剧作家、配音演员和动画师之一, 一生中共获得了48个奥斯卡奖提名和7个艾美奖。对梦想不懈的追求, 对商业敏锐的眼光, 卓越的洞察力和超然的领导精神使他成为出色的企业家。沃尔特· 迪斯尼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崛起。1923年, 他创建了以创始人名字为品牌的沃尔特·迪斯尼公司(简称“迪斯尼公司”), 当时还只是叫做“迪斯尼兄弟制片厂”(DisneyBrothersCartoonStudio),主要生产动画系列短片。1928年动画片《米老鼠》首次公映, 拉开了迪斯尼卡通舞台的帷幕。1937年12 月21 日,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SnowWhiteandSevenDwarfs)问世, 片长74 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有剧情的、获得奥斯卡特别成就奖的著名长篇经典动画电影, 也使得经典动画成为迪斯尼最主要的象征① , 从此动画电影不仅仅是儿童娱乐的一种形式, 也开始成为主流的电影形态。然而, 童话宝库并不能满足迪斯尼卡通舞台的拓展, 《石中剑》(TheSwordintheStone, 1963)、《罗宾汉》(RobinHood, 1973)可以说是迪斯尼对非童话题材作品进行改编的尝试。1986年, 沃尔特· 迪士尼电影制片厂便正式改名为沃尔特· 迪士尼公司。20世纪80年代, 迪斯尼公司开始改编来自全世界各个地域的原生态故事, 除了扩大观众群外, 更重要的是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古老故事展示出来的想象及其拥有的冲击力, 对于观众来说有着无与伦比的强大吸引力。

作者:
程瑜瑜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外语系, 广东广州511363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