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言】“一”为数之始, 除用于计算之外, 还是我国古代哲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以至于百家异说, 却并尊“一”为体道之数。如:《周易· 系辞传下》:“天下之动, 贞夫一者也。”《尚书· 虞书· 大禹谟》:“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孟子· 梁襄王上》孟子答梁惠王曰:“(天下)定于一。” 《春秋繁露· 天道》:“故常一而不灭, 天之道。”《二程遗书· 伊川先生语一》:“涵养吾一。” 《阳明传习录·上》:“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道家尚“无”, 但是也以“一”为道之体, 宇宙之本原, 修真之要妙。《老子》除有“一生二”云云之外, 还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而《庄子· 齐物论》曰:“道通为一。……凡物无成与毁, 复通为一。”所以, 《周易》有“太极” , 唐人孔颖达混同儒、道, 疏曰:“太极, 谓天地未分之前, 元气混而为一, 即是太初, 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 , 即此太极也。” 《大般涅槃经》云:“菩萨了知一切生皆归一道。一道者谓大乘也。” 又,《六祖坛经· 般若品第二》云:“一切即一, 一即一切。去来自由, 心体无滞, 即是般若。” 总之, 仅以儒、释、道三家而论, 虽宗旨有异, 但是无不以“一”为体道之数, 而皆如《论语· 里仁》载孔子所说:“吾道一以贯之。”从而这个能作为各家之“道”的共名的“一” , 在《西游记》这一糅合诸家之学“倚数”以为小说的古典文学名著中[ 1] 最方便用为全书中心思想的代码。《西游记》作者颇明此理, 撰作中甚重此道, 结果形成《西游记》主旨, 或被称为“证道”, 或被指为“谈禅” , 或被释为“收放心”等等, 虽持论不一,但就其解释的具体对象而言, 都可以归结到书中所谓“归一”的“一”。因此, 对《西游记》“归一”内涵的研究是认识此书主旨的一大捷径。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