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昆明学院学报 > 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其治理探析

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其治理探析

昆明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在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政府失灵。由于委托代理的道德风险、民众的“搭便车”行为、多重委托代理制约的失效及民主决策制度的内在缺陷, 加上政府运作过程不确定因素使公共政策先天不足,导致政府失灵;由于公共政策本身的低效率、公共政策执行机构的低效率、政府本身不断扩张、利益集团博弈以及寻租使公共政策后天失调, 导致政府失灵。解决政府失灵的关键是对症下药, 尽可能地减少政府失灵。
【关键词】政府失灵;公共政策;政策执行;政府利益;经济人;寻租
引言:

【前言】亚当· 斯密《国富论》中论述了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被“看不见的手”引导着, 不自觉地增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 市场在“无形的手”的调节下运行顺畅, 政府做好“守夜人”的工作就足够了。随后几乎所有的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都力图使他的理论精确化、规范化。但从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仅靠市场的力量无法解决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导致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损失表明市场失灵了。1929 ~ 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了, 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二战后西方国家广泛采取凯恩斯主义干预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市场失灵, 国家干预政策从此成了西方国家重要经济政策, 用来克服市场失灵, 恢复市场的功能, 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即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 才有政府干预调节的必要性。

作者:
李东方
作者单位:
昆明学院政法系, 云南昆明 650031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